臨床遭遇之醫倫議題 (OT倫理學 reading 二之二) selective
同學幾乎一定會遇到倫理事件,有無「警覺心」或「學習動機」強弱而已。
同學若於臨床上遇到倫理事件,難以處理,請描述之
並於12月22日下午6:00 之前以Google 表單上傳 (或 E-mail, Line)
老師將於 reading 時跟同學討論
*這是選擇性的作業,同學有遇到,才需要繳交/上傳,否則不用繳交。但提醒同學「醫倫議題無所不在,幾乎每天發生」,舉凡醫療決策/醫病互動、甚至跟其他專業人員或看護合作,皆有難度不一的倫理議題。
描述內容請包含四大項:
一、倫理議題簡述(2行之內,需凸顯問題/困難所在)
二、個案/家庭個人/病情特性簡介(列出相關即可)
三、倫理事件相關之人事時地物
四、個人看法(如何處理/因應)
以下為參考範例:
一、倫理議題:個案為OPD個案已一段時間,媽媽仍覺得孩子會康復,很積極想要帶個案做很多復健,而延緩個案在家準備轉銜去職場的時間
二、個案特性:
1. 性別:女
2. 診斷:ICH
3. 年齡:32歲
4. 教育程度:碩士
5. 病前工作:英文老師
三、事件過程:
由於個案距離發病已經過了一年,但左半側的肢體復原仍維持在Brunnstrom stage 3,因此目前治療目標著重在工作訓練和代償練習,但個案的媽媽仍舊覺得個案會恢復,到處帶個案去治療,使個案回家沒有時間讀身心障礙特考和練習電腦打字等。媽媽甚至向個案反應為何職能治療不再訓練個案的左手,個案在治療時間時對我提起媽媽的困惑,也跟我說希望左手好起來,之後還想做很多事、彈鋼琴等(但之前已經做過工作討論了)。有一次治療結束後,媽媽當個案的面糾正個案的發音,個案其實講得字正腔圓,但比起從前仍有些含滷蛋,媽媽很不能接受個案的發音和醫生竟然說他女兒話說得很好不用語言治療了,也常常跟我們抒發自己對女兒的病況的擔心(常常就是抒發一個多小時)。
四、個人看法:
1. 個案是我中途接手的門診病人,後來了解原來大家都是很委婉的跟個案說他的預後,沒有人很直接地跟他講,因此個案的媽媽仍舊心存期待,縱使我有跟個案說了預後和黃金復健期過了復原會很緩慢等,但每次治療仍舊會有點懷疑自己到底該不該滿足個案期待,治療個案的左手。
2. 個案還年輕因此媽媽的擔心我很能同理,但跟媽媽說過要放手、要接受現況對媽媽來說仍就像是天方夜譚,現在除了在治療時引導病人了解其病情,使其知情之外還慢慢能夠同意與接受,並將其未來規劃納入治療考量,讓個案覺得治療師是想要幫助他完成未來規劃(盡量做到共享決策)。
3. 由於個案的以前是高材生,因此恢復的目標設得會比常人高,媽媽更常常會把情況與病前相比,而抹滅個案在生病後進步的狀況,因此會努力同理媽媽的心情,使其能夠抒發心情,希望能夠讓其在正當理性的狀況下討論治療決策。
當然也是大三OT倫理學,老師教學成果的呈現(同學有發現問題/困難,才是好的成果喔!!)
OT倫理學絕對是很「實務/實用」的學問,您每天所做的臨床決策,皆須考量/善用OT倫理學之理論與原則,或專業守則。熟能生巧,高手交流,才能應用自如。
同學若於臨床上遇到倫理事件,難以處理,請描述之
並於12月22日下午6:00 之前以Google 表單上傳 (或 E-mail, Line)
老師將於 reading 時跟同學討論
*這是選擇性的作業,同學有遇到,才需要繳交/上傳,否則不用繳交。但提醒同學「醫倫議題無所不在,幾乎每天發生」,舉凡醫療決策/醫病互動、甚至跟其他專業人員或看護合作,皆有難度不一的倫理議題。
描述內容請包含四大項:
一、倫理議題簡述(2行之內,需凸顯問題/困難所在)
二、個案/家庭個人/病情特性簡介(列出相關即可)
三、倫理事件相關之人事時地物
四、個人看法(如何處理/因應)
以下為參考範例:
一、倫理議題:個案為OPD個案已一段時間,媽媽仍覺得孩子會康復,很積極想要帶個案做很多復健,而延緩個案在家準備轉銜去職場的時間
二、個案特性:
1. 性別:女
2. 診斷:ICH
3. 年齡:32歲
4. 教育程度:碩士
5. 病前工作:英文老師
三、事件過程:
由於個案距離發病已經過了一年,但左半側的肢體復原仍維持在Brunnstrom stage 3,因此目前治療目標著重在工作訓練和代償練習,但個案的媽媽仍舊覺得個案會恢復,到處帶個案去治療,使個案回家沒有時間讀身心障礙特考和練習電腦打字等。媽媽甚至向個案反應為何職能治療不再訓練個案的左手,個案在治療時間時對我提起媽媽的困惑,也跟我說希望左手好起來,之後還想做很多事、彈鋼琴等(但之前已經做過工作討論了)。有一次治療結束後,媽媽當個案的面糾正個案的發音,個案其實講得字正腔圓,但比起從前仍有些含滷蛋,媽媽很不能接受個案的發音和醫生竟然說他女兒話說得很好不用語言治療了,也常常跟我們抒發自己對女兒的病況的擔心(常常就是抒發一個多小時)。
四、個人看法:
1. 個案是我中途接手的門診病人,後來了解原來大家都是很委婉的跟個案說他的預後,沒有人很直接地跟他講,因此個案的媽媽仍舊心存期待,縱使我有跟個案說了預後和黃金復健期過了復原會很緩慢等,但每次治療仍舊會有點懷疑自己到底該不該滿足個案期待,治療個案的左手。
2. 個案還年輕因此媽媽的擔心我很能同理,但跟媽媽說過要放手、要接受現況對媽媽來說仍就像是天方夜譚,現在除了在治療時引導病人了解其病情,使其知情之外還慢慢能夠同意與接受,並將其未來規劃納入治療考量,讓個案覺得治療師是想要幫助他完成未來規劃(盡量做到共享決策)。
3. 由於個案的以前是高材生,因此恢復的目標設得會比常人高,媽媽更常常會把情況與病前相比,而抹滅個案在生病後進步的狀況,因此會努力同理媽媽的心情,使其能夠抒發心情,希望能夠讓其在正當理性的狀況下討論治療決策。
留言
張貼留言